清华管理评论log
手机版kindle版注册|登录
首页 杂志 活动•培训 照澜书院 俱乐部 管理分享 专家库 订阅 关于我们
首页/杂志/2020年3月/刊首语

转型高于一切

2020-04-29 期刊:2020年3月 栏目:刊首语
核心提示:与复工复产相比,更重要的是各类企业的价值重估和全面转型。

突发的疫情在中国国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是国际上疫情发展愈发严重。面对这种新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必须坚定以改革求发展、善治理求规范为发展思路,保持定力,继续推进2020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期间,与复工复产相比,更重要的是各类企业的价值重估和全面转型。

价值重估,意味着各类企业更要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利益的参与和付出,以及提升员工的健康幸福水平。为此,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高水平地建设若干特大城市群、现代化都市以及一大批绿色智慧小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这不仅为中国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增量,同时也能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契机。要在传统基建的基础上提供现代化的能源网、通信网和本次疫情带动的健康网,这应是“新基建”的新内涵。基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为中国现代化的能源、交通、通信和医疗提供坚实的物理基础。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的投资乘数可能不大,但对资源、能力和科学技术的要求更高,这恰恰适应今后中国经济求质不求量的新要求,确保中国经济跃迁至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全面转型,意味着要进一步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健全领导班子、增强核心能力、关注核心技术、激发全员活力等一系列措施,坚定不移地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若干世界级创新企业和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持续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切实形成高质量致胜的发展新格局。要大力加强协同研发、协同制造、协同营销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共享经济和数字化转型,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要积极应对移动工作的新场景,逐步尝试灵活工作、零工就业的新局面,探索使个人、组织和社会更为和谐与环保的工作方式,追求更完美的未来工作。

本期封面文章诚邀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论其对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精辟认识,必将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分享到:
0

已有0条评论

没有用户名?

相关阅读

  • 以 “创新逻辑”超越“市场逻辑”
  • 培育战略型企业家,实现创新的核心作用
  • 聚焦未来产业,探寻管理创新
  • 颠覆与公益
  • 管理:无止境的前沿

热门文章排行

  • 1 不确定时代的职业管理体系
  • 2 SECT全方位激励——全面激发“知本”潜力
  • 3 迭代创新
  • 4 迭代创新:小米能走多远?
  • 5 迭代创新:网络时代的创新捷径
  • 6 TPE:化繁为简的管理魔方
  • 7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参与式管理
  • 8 无依赖,不摆脱: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套路”
  • 9 走向“水样组织
  • 10 迭代出来的微信

微信

微博

联系我们/合作机构/我要投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1-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459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632号